近3年教育经费支出达100多亿元,占全区财政收入比重超过三分之一;新建及改扩建73处中小学、幼儿园,增加学位5万余个;全区幼儿园公办率提升至58%,普惠率达到98%,全面解决“入园难”“入园贵”……
围绕建设活力宜居幸福现代化新区,青岛市即墨区坚持把教育作为重大民生工程,不断优化完善政策和机制,落实教育布局优先规划、教育设施优先建设、教育投入优先保障“三个优先”,按照“三个增长、两个提高”的要求逐年增加教育经费,全区教育发展驶上快车道,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做好顶层规划设计,绘就清晰发展蓝图。2021年,即墨区出台新一期教育三年行动计划,全域统筹,全力攻坚,加快补齐教育短板。为保障计划实施,即墨区成立专班顶格推进,对部分重点项目由区级领导牵头驻校蹲点,现场调度指挥。2022年,《以优质均衡发展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区》被列为即墨区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1号议案。
“全区层面出台了关于建立党委、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等五项制度,成立了党委、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专班。每年将学校建设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和为民要办实事,将9月第一个周确定为集中研究教育工作周,确保每个教育规划落地见效。”即墨区教育和体育局分管基建的副局长王正龙说。
在利好政策和有力措施加持下,2021年以来,即墨全区累计新建及改扩建73处中小学、幼儿园,增加学位5万余个,进一步提高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能力,资金投入、建设数量等均创历史纪录。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改善,更多师生享受到明亮的教室、宽敞的宿舍、干净的食堂、美丽的校园,更好满足了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望。
尤其是高中段教育实现大变样。“近年来即墨区总投资30亿元,新建、改扩建3处高中学校,投资28亿元建设职业教育园,大幅改善了高中办学条件,增强了发展后劲。”王正龙说。
为把新学校加快办成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,即墨区坚持“建成一所优质一所”,采取“名校办分校”“老校带新校”“城区托镇街”等模式,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,助推新校高位发展。
针对部分农村学校布局散、规模小,基础薄弱、制约发展的现状,即墨区在科学规划建设新校的同时,有序撤并37处小规模学校,优化整合教育资源。“我们通过集团化办学、教研协作体、农村支教等形式,以城帮乡、以强扶弱,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,让农村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。”即墨区教育教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红岩说。
在破解入园难、入园贵难题上,即墨区打出强有力的组合拳。近年来建设37处公办园,回租回购34处民办园并转为公办园,撤并61处小规模村办园,投入1.43亿元认定普惠性民办园210所,提供及挖潜公办学位1.8万个,大幅提高了学前教育普及水平。
即墨区创新推行“联盟办园”发展模式,采取“优质公办园+分园”“局属园+镇街中心园”“优质公办园+民转公幼儿园”等形式,实施局属园联盟管理“七个一”和“镇域一体化”联盟管理“四个跟进”,并建立捆绑式考核评价和资源共享制度,增进城乡间、区域间和园际间交流学习,同步提高全区幼儿园办园水平。
基本实现校校有食堂,保障6万余名学生中午吃得饱、吃得好;安全运行263辆校车,1.8万名农村学生上学放学实现风雨无阻;做好“5+2”课后服务,受益学生10万余人……即墨区在教育上的一系列利好举措切实增进了民生福祉。
即墨教育工作将以打造“和谐教育”品牌为统领,落实“一四十百”总体思路,重点在布局优化、资源扩增、队伍建设、提质增效等方面发力,办好家门口每所学校,在更高水平上满足群众对教育的美好期待。